问题 |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其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既包括定量标准(根据经营规模确定),也包括定性标准(根据纳税人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确定)。定量标准主要根据年应税销售额的大小,而定性标准则考虑纳税人的性质、会计核算情况和经营场所等因素。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 二、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是什么 认定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1、定量标准——经营规模 1)从事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其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适用50%的标准) 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一般纳税人 <5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一般纳税人 <8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 3)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为500万元(不含税销售额)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提供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免税、减税销售额。 2、定性标准——纳税人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 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结语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其特点是可以抵扣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可以从经营规模和纳税人性质等方面考虑。根据经营规模的定量标准,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元或80万元的纳税人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而根据定性标准,个人纳税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以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而具备固定经营场所、健全会计核算且能提供准确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纳税人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所称中国居民,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 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