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用工主体变更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及合法性检查。劳动合同中,用工主体变更时,原合同继续有效;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合同内容;一方单方面变更,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合同签订时需检查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合同必须主体、内容、形式、程序合法才有效;合同文本要准确清晰易懂,需采取书面形式以明确权利义务;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用工主体变更的相关法律 1、关于变更劳动合同中用工主体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他。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如何检查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1、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察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 2、劳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3、劳动合同的具体性劳动合同字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造成损失,也为合同争议的处理带来困难。 4、劳动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5、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使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结语 劳动合同的用工主体变更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在检查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时,应注意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形式的合法性以及程序的合法性。劳动合同的具体性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也是重要考虑因素。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以确保权利和义务明确,并为争议解决提供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一条 【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四条 【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