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2、劳动合同的期限:明确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或者劳动的期限,如果没有期限,应当明确劳动关系的解除方式; 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等级; 4、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明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包括每日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内容; 5、工资和福利待遇:明确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和支付方式,以及其他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年假等内容; 6、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明确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条件,如安全设施、劳动保护用品、劳动环境等内容; 7、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违约责任和补偿方式,如违约金、赔偿金额等内容。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应当依法签订,且双方应当保留劳动合同的原件,并在合同中注明签订日期和地点。如果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条款,或者劳动合同条款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或者法律诉讼的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