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抚养与扶养是不同概念,前者强调长辈对晚辈的保护与教养,后者指社会中对弱者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抚养涉及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的抚育与教养,时间跨越从出生到成年。父母有责任承担抚养义务。 法律分析 “抚养”取教养保护的意思,”扶养“取相互扶助的意思。 “扶养”取相互扶助的意思,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更不能等同。 抚养,简单地说就是“保护并教养”。抚养关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并且是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保护并教养,强调的是教育和保护,目的是要让子女健康成长。 扶养,指的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从广义上来说,泛指特定亲属以及夫妻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 抚养主要是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和教养等。 抚养时间的长期性是指从子女出生时开始,到子女成年乃至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为止,父母均需责无旁贷地承担抚养义务。 拓展延伸 抚养与扶养的法律差异及解析 抚养与扶养在法律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抚养通常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育和照顾,包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和教育等。扶养则是指对无力自理的亲属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生活上的支持和经济援助。在法律上,抚养与扶养的依据、范围、义务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抚养通常涉及婚姻法、家庭法等相关法律,而扶养则涉及民法中的赡养义务等规定。了解抚养与扶养的法律差异对于解决家庭纠纷、确定义务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解析抚养与扶养的法律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 结语 抚养与扶养在法律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不能简单等同。抚养强调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的保护和教养,而扶养是对社会中的弱者提供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抚养涉及家庭法,扶养则涉及赡养义务等规定。了解抚养与扶养的法律差异对于解决家庭纠纷、确定义务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深入解析抚养与扶养的法律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