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丢失档案应该怎么办? |
释义 | 毕业生应重视个人人事档案的处理,因为档案对于工作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等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忽视档案处理可能导致流动人口或净身户的问题,影响工作年限计算和个人发展。因此,毕业生应及时查找和补办档案,以确保个人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法律分析 第一,继续查找。国家对档案保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档案是不会丢失的,即使是丢失也只是“失踪”,一般不会“死亡”,只要不宣布“死亡”,就不应该放弃查找。 第二,就当前之需,先补办一个临时档案。职工档案,主要内容是参加工作时间、缴纳社会保险费年限等,这些问题大多都是通过有关途径可以证实的,因此,在预知范围内,应该也必须为职工先补办一个档案。 档案意味着什么 如今,高校毕业生忙着找工作不顾档案,没有把档案转移的问题放在心上的现象愈演愈烈。有调查显示,有近4成高学历求职者都加入了“弃档族”,很多毕业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放在哪里,也没有意识到人事档案没处理好将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比如今后向新的就业城市调动户口等,都需要完整的档案资料。 针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问题,一些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带上简历、证件什么的就可以了,现在用人单位招聘肯定不会看档案了,只要有能力胜任工作就行。”特别指出,现在跳槽是经常的事情,繁杂的档案手续反而牵制了毕业生的行动。更多毕业生则表示,等到需要用档案时再找也是一样的。 一份人事档案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档案对于毕业生的工作有什么影响?有关部门专家介绍,毕业生的档案袋中,主要包括4项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个人人事档案、《学生集体常住人口登记表》或《户口迁移证》。 专家解释说,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记录着学生的个人经历,包括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党团资料、工作经历等,并且都是原件。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 “别小看了人事档案,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就成了流动人口或净身户。”不少毕业生就是大学毕业后,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等到工作单位落实、晋级或招考时,才发觉自己的档案并不在学校,其实一些高校的档案在毕业那年就已经返回原籍或者转移到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 另一方面,当企业面临关停再补办资料都来不及,或自动离职放弃档案“净身出户”,再次跳槽后仍然没有索取档案,有保管权的单位无法与该人联系时,就会造成无处投档,而无保管权的单位也很难为其出具证明。这样导致自己的档案始终处于“学生阶段”,影响工作年限计算。 结语 档案对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有些人可能忽视档案的重要性,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档案记录着个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各项证明,是我们在就业、晋升和其他方面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查找丢失的档案,并及时补办临时档案,以确保我们的个人资料完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档案问题而带来的麻烦,保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四条 应当归档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禁止篡改、损毁、伪造档案。禁止擅自销毁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