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社保缴费最高年龄限制是多少?
释义
    社保参保有年龄限制,职工社保最高年龄为法定退休年龄,城乡居民社保年满16周岁可参保。个人可自行缴纳社保,但无法缴纳工伤和生育保险。有工作单位却未缴纳社保可向劳动监察举报或提起诉讼,也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缴费。没有工作单位需参保地与户口地问题,未参保过可在户口所在地参保,已参保过可直接续保。挂靠单位参保缴费现不划算,可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待遇不降低。
    法律分析
    一、交社保最高年龄限制是多少?
    参加社保是有年龄限制的,社保包含了职工社保、城乡居民社保等:
    1、职工社保参保必须满足劳动法等关于用工的年龄要求。
    最低限:作为未满16周岁的童工,自然不能参加社保,作为未成年工(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岗位应符合《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相关规定),是可以参保的。
    最高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者不能参加职工社保。
    2、城乡居民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以上;医疗保险自出生即可参保(部分地方允许准新生儿参保),不受年龄限制。
    二、没有工作单位医保和社保可以自己交吗?
    个人也是能缴纳社保(失业、养老、医疗),但是无法缴纳工伤和生育保险的。
    具体步骤如下:
    1、有工作单位,单位不依法为个人缴纳社保,怎么办?
    一种办法,向劳动监察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办法通常只适合跟单位撕破脸、辞职时使用。
    另一种办法,由个人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来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有什么好处?一般省市对这部分以个人名义参保缴费的人员,养老保险一般从28个点降低到20个点,医疗保险从8—10个点降低至6—8个点,也就是说养老保险可以降低8个点,医疗保险可以降低2个点,当然,这是大部分省市的政策,也有个别地方有自己的政策规定。
    这么一来,个人缴费负担变低了。
    如果单位聪明一点,将个人缴费的20个点予以报销的话,那么实际上等于单位也为个人购买了养老保险,并且不会导致个人养老保险待遇降低,今后不用承担任何赔偿的责任。这比单位为个人购买养老保险划算得多。
    让个人购买社会保险,单位予以报销,这是一部分小企业采取的风险较小、相对合理的降低社保缴费负担的方法。
    2、没有工作单位,全部个人缴费。
    这种情况,涉及到参保地与户口地的问题。
    如果过去没有在参保地参保过,那么一般只能在户口所在地参保,按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参保缴费。
    如果已参保过,那么直接续保,然后按灵活就业人员政策参保即可。
    3、挂靠单位参保缴费。
    这种过去比较常见,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这种情形参保缴费,单位和个人应缴部分全部由个人缴纳,由所在单位挂靠代缴,要比按灵活就业人员政策缴费高。
    这种情形现在不划算,但仍有一部分人在使用。
    其实,完全可以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待遇也不会降低。
    结语
    无论您是职工还是城乡居民,参加社保都有年龄限制。对于职工社保,最低限制是未满16周岁的童工不能参保,而未成年工(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可以参保。最高限制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能参加职工社保。对于城乡居民社保,养老保险参保者必须年满16周岁以上,而医疗保险从出生即可参保,不受年龄限制。个人可以自己缴纳社保,但无法缴纳工伤和生育保险。具体操作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向劳动监察举报或提起诉讼,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缴费,或者挂靠单位参保缴费。不同选择对个人缴费负担和待遇有不同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