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实施行政制裁决定是什么?
释义
    行政制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措施,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对违反行政法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制度,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形式。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制裁,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作出,适用行政程序。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
    法律分析
    行政制裁决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法律制裁措施。即根据法律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对犯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分,或违反内部纪律的人员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反行政法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实施的行政制度,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形式;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制裁。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七种形式。
    正文
    依据制裁者与被制裁者的隶属关系,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凡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如公安、税务、海关等机关)对个人或法人采取的制裁措施叫行政处罚;而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赋予的权限给予其所属人员的制裁叫行政处分,在中国亦称纪律处分。
    特点
    ①只涉及违反行政法规和内部规章的责任问题,不涉及诸如刑事或民事责任问题。如果一个行为同时引起上述两种法律关系,则应分别给予行政制裁或司法制裁,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②不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行政制裁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作出;
    ④行政制裁适用行政程序。
    实施条件
    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①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
    ②行为人(包括组织和个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即有故意或过失;
    ③违法失职行为已经超过了批评教育的限度。
    行政制裁是针对违法法律或者是相关规章制度,但是并未达到刑事处罚的相关案件时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或者是公营事业的企业工作人员来做出的处罚,如降职、处分等相关的处罚方式,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处罚。
    拓展延伸
    行政制裁是指国家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决定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措施。其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违法行为的存在:行政制裁的对象必须存在违法行为,即违反了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决定。只有当违法行为存在时,行政机关才能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2. 法定程序的遵守: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制裁措施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包括告知当事人事实、听取当事人意见、做出处罚决定等环节。如果行政机关没有遵守法定程序,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事实和证据的证明: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制裁措施时需要有充分的事实和证据来证明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并且该违法行为已经达到了法定程度。只有当事实和证据充分时,行政机关才能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4. 适当的比例: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制裁措施时必须控制措施的力度,不能过度惩戒当事人,也不能纵容违法行为。行政制裁措施应该是适度的,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
    行政制裁的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的存在、法定程序的遵守、事实和证据的证明以及适当的比例。只有当行政机关满足这些条件时,才能采取相应的行政制裁措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行政制裁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法律制裁措施,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反行政法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实施的行政制度,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形式。行政处罚是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制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七种形式。行政制裁只涉及违反行政法规和内部规章的责任问题,不涉及刑事或民事责任问题,不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作出,适用行政程序。给予行政制裁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违反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制度确定的义务或纪律、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违法失职行为已经超过了批评教育的限度三个条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02-06)\t第一百四十一条\t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在调解中对民事权益的处分,不能作为审查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02-06)\t第十三条\t债权人以行政机关对债务人所作的行政行为损害债权实现为由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就民事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但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依法应予保护或者应予考虑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09-16)\t第十一条\t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的赔偿方式主要为支付赔偿金。包括:支付侵犯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财产损坏的,赔偿修复所需费用;财产灭失的,按侵权行为发生时当地市场价格予以赔偿;财产已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财产已变卖的,按合法评估机构的估价赔偿;造成其他损害的,赔偿直接损失。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包括: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退还罚款、罚没财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