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户籍登记时,应该填写哪个行政区划? |
释义 | 公民的籍贯应填写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一般为“省+县级行政区”,如“江苏省东海县”。如果籍贯所在地是市区,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如广东省广州市。原籍地是指原来的籍贯。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 法律分析 1、籍贯一般填写“省+县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区、县级市三种,比如“江苏省东海县”,“广东省博罗县”。2、如籍贯所在地是市区里面的,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如广东省广州市。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 拓展延伸 如何正确选择户籍登记的行政区划? 正确选择户籍登记的行政区划是确保个人身份信息准确登记的重要步骤。首先,应查阅当地行政区划划分规定,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范围和层级关系。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居住地、工作地等,确定适用的行政区划范围。如果存在多个可能的行政区划,应进一步查阅相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各个行政区划对户籍登记的要求和限制。最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和权威指导,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行政区划进行填写。务必确保填写准确无误,以免影响个人权益和行政事务办理。 结语 正确选择户籍登记的行政区划是确保个人身份信息准确登记的重要步骤。根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籍贯一般填写省+县级行政区,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确保填写准确无误,以免影响个人权益和行政事务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 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