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中的民事判决问题 |
释义 | 民事判决下来后,若发现犯罪,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送检察院公诉。被害人可决定是否起诉自诉案件。对于民事诉讼法中涉及刑事案件,原则是“先刑后民”。刑事自诉案件需当事人控诉被告,否则按民事案件审理。公诉案件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法院应中止审理并移送侦查机关。 法律分析 一、民事判决下来了可以申请刑事吗 若是民事判决后发现的犯罪,可以直接由公安立案侦查,送检察院公诉。若为自诉案件,由被害人决定是否起诉。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二、民事诉讼法中涉及刑事案件该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中涉及刑事案件,这个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处理原则是“先刑后民”: 1、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如果当事人没有控诉被告,还是按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如果原告想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 2、如果是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如果发现案件实体内容有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时,法院应裁定中止审理,并将发现的情况或线索及时移送具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利向相关机关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应当接受报案、控告或举报,并根据管辖权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如果涉及紧急情况,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后移送。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发现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法院应当中止审理并及时移送给具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原则是先处理刑事案件,再处理民事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