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是非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非法集资是指未经许可或违反规定吸收资金,承诺回报,针对不特定对象的诈骗行为。在实践中,非法集资行为通常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论处。 法律分析 非法集资满足的三要件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具体内容如下: 1、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 2、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 3、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非法集资是指实施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实践中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人一般根据具体情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论处。 拓展延伸 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措施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法定程序,以欺诈、胁迫等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其他形式的资金,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非法集资实行严厉打击和惩治,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非法集资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同时,相关法律还规定了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等行政处罚措施。此外,对于非法集资的参与者,也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返还投资款、赔偿损失等。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权益,我国将继续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结语 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它具有非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三个要件。针对非法集资活动,我国采取了严厉打击和惩治措施,包括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等。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公共利益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