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免职处理的多久不得提拔
释义
    免职,是指免去某人所担任的职务,一般是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免去某公职人员所担任的原职务,和停职与撤职不同的是,免职只是正常的人员或者职务调动,不存在惩罚或者警告意义。免职与撤职的性质不同、提出主体不同、内容要件和处理程序也不同,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一、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分别是什么
    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区分如下:(1)犯罪的主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犯罪的客体不同。徇私枉法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诬告陷害罪虽然也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但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3)犯罪的客观不同。徇私枉法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追诉,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其行为一定与职务活动有关;而犯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加以告发。它与行为人是否担任职务或担任何种职务无关。如果司法工作人员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是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则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而只能以诬告陷害罪论处。
    二、严重职务违法的处罚是怎样的
    职务违法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尚未达到刑法关于职务犯罪的追诉标准,并不属于职务犯罪。对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都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职务违法行为,往往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接受的是政务处分,而职务犯罪接受的则是刑法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涉嫌职务犯罪的,要依法移送检察院审查、提起公诉。而对于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而对于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同时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有权问责。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三十八条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三十九条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第四十条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