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减员与停保是否相同? |
释义 | 社保减员和停保的区别如下:1、方式不同,减员是解除名额,停保是暂停交费。2、形式不同,停保可在职或不在职,减员是离职后停保。单位可现场或网上办理停保手续,个人可到社保机构或网上办理停交手续。 法律分析 社保减员和停保的区别如下: 1、方式不同。社保暂停是说社保的交纳金暂停再交钱了以后再继续交钱,减员是说已经把设好的名额进行解除; 2、形式不同。社保暂停是员工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缴纳费用,可能在职或不在职的状态。社保减员是员工由于离职,公司需要为其停保,一定是不再值得状态。 单位如何暂停职工的社保缴费: 1、现场办理:单位携带规定资料前往社保局办理停止缴费手续即可。个人缴费人员到户籍所在辖区社保机构征收个人缴费窗口办理停止缴费手续; 2、网上办理:单位登陆社保网上申报系统办理,个人缴费人员通过个人网页办理停交。 拓展延伸 减员和停保:权益保障的异同 减员和停保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减员是指员工在组织内部离职或被解雇的情况,而停保则是指员工在某些保险或福利计划中停止参与的情况。在异同方面,减员和停保都可能对员工的权益产生影响。减员可能导致员工失去一些福利待遇,例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停保则意味着员工无法再享受该保险计划的保障,可能会失去相关的保险金或福利。然而,减员和停保的具体影响取决于不同的组织和保险计划,因此在面临这些情况时,员工应该及时咨询相关的法律和保险专业人士,以了解自己的权益保障情况。 结语 减员和停保的区别在于方式和形式。减员是解除已设定的社保名额,而停保是暂停交纳社保费用,待再次交纳后继续参保。单位可通过现场或网上办理停保手续。在权益保障方面,减员可能导致失去福利待遇,停保则意味着无法享受相关保障。具体影响因组织和保险计划而异,建议员工咨询专业人士以了解自身权益保障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用人单位的成立、终止情况,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报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