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毕业生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 |
释义 | 应届毕业生劳动合同的期限根据试用期的长短来约定,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超过两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尚未毕业的学生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或实习协议,但不视为就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应届毕业生应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法律分析 一、毕业生劳动合同一般签几年 法律对应届生第一份合同签多久没有规定,不过可根据试用期的时间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一)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二)试用期不超过二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三)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对应届毕业生有什么影响? 签订合同后提前离职也是可以的。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用人单位希望尚未毕业的学生能到单位工作,即使是这样,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或者签订实习协议,并在协议中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你还保留学生身份之前,公司与之建立的都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符合雇佣关系特征的,可以认定为雇佣关系。还没拿到毕业证的仍然属于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的是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及在校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对即将形成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中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就业协议形成的三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学校、学校应届毕业生。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最有利的证据,也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最好规范。所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维护劳动者本人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的作用。 注意:大家应要求用人单位及时和自己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报酬、岗位、期限、工时制等主要条款;其次,要避免在空白劳动合同上签字,否则一旦用人单位改变约定的条件并且将不利条件写入劳动合同中以后,劳动者就处于不利地位了。 三、应届毕业生什么时候签劳动合同 应届毕业生应当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结语 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尽快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双方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根据试用期的长短来约定,但最长不超过三年。对于尚未毕业的学生,虽然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但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或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最有力证据,也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毕业生应及时要求用人单位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并注意避免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以免受到不利条件的约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