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不知道对方的账号,怎么办?法院能受理吗? |
释义 | 被告财产信息是财产保全的前提,财产保全方法包括向法院申请、提供财产线索、提供担保和裁定。诉前财产保全需在起诉前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人需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地产、有价证券、车辆、股权等。申请人可尝试悬赏方式获取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可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否则请求驳回。法院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可申请复议,但不得上诉。 法律分析 不知道被告的财产信息就不可能进行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方法步骤:一、向法院提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申请人在30日以内不起诉的即解除裁定保全。诉讼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同时申请也可以在起诉以后申请。二、提供财产线索。与执行不同,人民法院不会在财产保全阶段为当事人查找债务人的财产,必须由申请人自己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以下类别的财产线索属于明确的财产线索:1.银行账户:有明确的开户行、户名、账号;2.房地产:有明确的地址和权利人名称,最好有相关的权利凭证复印件;3.有价证券:知道债券品种的记名债券,或证券账号;4.车辆:明确的车牌号和车主姓名;5.股权:明确的公司名和债务人拥有的股权份额;6.其他财产性权利:需要有相关的权利证明资料。申请人未掌握财产线索或掌握不足够的,可以尝试悬赏方式。但目前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执行悬赏举报网为代表的公务悬赏,和以蒲公英协作网为代表的民间悬赏,均未支持在诉讼阶段悬赏。申请人可以自己尝试登报等方式进行悬赏。三、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请求驳回.四、裁定。当事人申请诉前保全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不得上诉,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对裁定的执行。 结语 财产保全是诉讼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申请人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地产、有价证券、车辆、股权等。在申请过程中,人民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一旦裁定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可申请复议,但不得上诉。了解被告的财产信息对于财产保全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财产线索,才能进行有效的保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百零四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百零七条 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