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延迟履行利息计算标准 |
释义 |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对方受到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延迟履行情况下,应按照约定利率计算利息。 延迟履行利息是指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对方受到财产损失时,应当赔偿的利息。在我国,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于合同约定,通常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进行计算。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则按照最近一期同期存款利率加倍计算。当然,如果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因为非特定责任,比如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的延迟履行,则可以免除延迟履行利息的承担责任。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利率计算的周期,一般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或者实际天数进行计算。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该怎么办?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则可以按照最近一期同期存款利率加倍计算。同时,也可以协商达成一致,或者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计算。 在合同中,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需要明确规定,通常根据合同约定的利率进行计算。对于未约定利率的情况,可以参考最近一期同期存款利率加倍进行计算,或者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时,导致对方受到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