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临时工在法律上是否有地位?
释义
    临时工在中国境内也受劳动法保护,用人单位应与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使其享有相应福利待遇,只是劳动合同期限可能有所区别。《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临时工的法律地位,用人单位应将其称为合同制职工,与其他职工享受相同权益,只是合同期限不同。
    法律分析
    临时工受我国劳动法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劳动者,都受劳动法保护的,包括临时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临时工的法律地位:
    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早应当不复存在,“临时工”作为一项用工形式也已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法律依据,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按照劳动保障法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有有关的福利待遇,但在劳动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区别。所以,企业应该补交相关各项保险,企业也应该同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由于企业未给临时工交纳保险费而使员工无法享受社保待遇,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相关规定支付医疗费和劳动补偿。
    1995年《劳动法》开始实施,全面建立了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来确立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制度后,原劳动部已对临时工制度进行了规定。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规定:“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
    《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明确:“对于在本企业连续工作已满10年的“临时工”,续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如果本人要求,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及其本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享受有关保险福利待遇。”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所有职工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更进一步说明“临时工”这种提法不正确,用人单位临时性用工,也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临时工”应称为合同制职工,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与其他职工没有区别,区别的仅是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临时工与其他劳动者一样,都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临时工的法律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企业应与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使其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工形式不应再称为临时工,而应称为合同制职工。无论是合同制职工还是其他职工,他们享有的权利应是平等的,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8: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