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雇主应当为工伤事故导致的劳动者伤亡或者残疾等后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工伤赔偿总额应包括直接经济损失、治疗费用、护理费、营养费等支出。同时,伤残津贴的计算基数也应包括被保险人的全部工资。在赔偿中计算利息的问题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由此可知,在工伤赔偿过程中,计算利息的问题应考虑赔偿的具体金额、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支付情况等因素。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雇主的赔偿责任】雇主应当为因工作原因受到损害的劳动者承担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和因工死亡的死亡补助金、丧葬费;因工致残的伤残津贴,以及其他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应由雇主承担的费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伤残津贴的计算基数,应当包括被保险人的全部工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