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地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
释义 | 征地必须经过的程序如下: 1、发布征地公告; 2、征询村民意见; 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4、拟定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 5、征用土地公告; 6、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7、报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8、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一、征地的条件如下: 1、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2、征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征地权。同时,被征地单位必须服从,不得阻挠征地; 3、必须依法取得批准; 4、必须依法对被征地单位进行补偿; 5、征地行为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征地拆迁需要的材料如下: 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4、 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5、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总而言之,建设项目依法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经市、县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国务院或者省政府批准。发布征地公告,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