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采矿罪判刑细节披露 |
释义 | 非法采矿罪包括未取得许可证擅自采矿、进入禁止区域采矿、违规开采受保护矿种等行为,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破坏性采矿罪涉及采用破坏性方法开采矿产资源,处罚包括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三条非法采矿罪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破坏性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非法采矿罪判决曝光:揭秘刑罚执行中的挑战与改进 《非法采矿罪判决曝光:揭秘刑罚执行中的挑战与改进》这一报道深入探讨了非法采矿罪判决的曝光情况,并揭示了刑罚执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的方向。报道指出,非法采矿罪是一项严重犯罪行为,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然而,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如证据收集、判决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报道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包括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并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法律教育等措施来提高刑罚执行的效果。这一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非法采矿罪的关注,促进刑罚执行改革,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结语 非法采矿罪是一项严重犯罪行为,对矿产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的处罚。而对于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针对非法采矿罪判决的执行问题,《非法采矿罪判决曝光:揭秘刑罚执行中的挑战与改进》一文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大打击力度以及加强监管和法律教育的建议,以促进刑罚执行的效果。通过引起社会对非法采矿罪的关注,我们可以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三百四十三条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