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
释义
    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2)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4)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5)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管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库存放。
    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
    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0: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