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犯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规定,致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犯罪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判处刑罚:职务犯罪被认定后,犯罪人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 2. 行政处罚:职务犯罪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例如开除公职、吊销执业证书、罚款等。 3. 赔偿损失:职务犯罪侵害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犯罪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4. 处理职务:对于职务犯罪,相关部门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职务处理措施,如调离岗位、免职等。 5. 影响名誉:职务犯罪对于犯罪人的名誉和社会形象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私分、挪用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管理、侵吞或者私分公共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损失或者公共财产遭受重大危险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职务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一经查实,应当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