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病丈夫无人照顾,配偶是否有责任? |
释义 | 配偶不照顾已病丈夫是违反法律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义务。未履行扶养义务的配偶可要求扶养费。但若配偶严重疾病未履行义务且情节严重,可视为遗弃罪,需追究刑事责任。遗弃罪是侵犯家庭成员平等权利的行为,对象为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拒绝扶养侵犯被害人权益,威胁生命健康,社会不容忍。打击遗弃行为有助于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营造养老环境。 法律分析 配偶不照顾已病丈夫是违反法律规定,因为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一方没有履行扶养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相应的扶养费。但是,如果配偶患有严重疾病而没有履行扶养义务,并且情节严重,那么可以被视为遗弃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一、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二、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扶养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的扶养。三、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的人。四、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当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犯罪动机的不同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时考虑的情节。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有负担能力而拒不履行扶养义务,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遗弃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舆论所不齿,也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同遗弃的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形成一个少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护妇女、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婚姻是建立在相互扶养的基础上的,配偶有扶养已病丈夫的义务。但是,如果配偶患有严重疾病而没有履行扶养义务,并且情节严重,可以被视为遗弃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婚姻中的相互扶养义务,不要让配偶遗弃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