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键在于对公共财产的处置 |
释义 | 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侵犯对象、客观手段和主观目的不同。受贿罪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贪污罪侵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受贿罪侵犯公私财物,贪污罪侵犯公共财物;受贿罪为谋取他人利益非法索取财物,贪污罪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法律分析 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区别是: 1、侵犯客体不同。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贪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侵犯对象不同,受贿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 3、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不同。受贿罪是采取为他人谋利益的手段,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贪污罪是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自已主管、经营、经手的公共财物。 4、主观方面的犯罪目的不同。受贿罪是为了取得他人或单位的公共财物,贪污罪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拓展延伸 公共财产保护与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公共财产保护与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确保其有效运营和维护。首先,公共财产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使得其管理变得复杂,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其次,公共财产容易面临破坏和盗窃等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安保措施,如增加监控设施、加强巡逻等,以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此外,公共财产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公众的意识和参与也是关键,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爱护公共财产,共同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综上所述,公共财产保护与管理的挑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安保措施、定期维护和公众参与等对策来应对。 结语 贪污罪和受贿罪在侵犯客体、侵犯对象、客观手段和主观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对于公共财产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和制度,加强安保措施,定期维护设施设备,并引导公众参与,共同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