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排除证据是指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判决或裁决案件时,认为某项证据不存在或不足以支持裁决结果,因此予以排除或不予采信。一般来说,排除证据的法律效果是将证据证明的内容从案件事实中剔除。判断证据是否应当排除,需要综合考虑证据的性质、来源、制造过程、收集手段、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等因素,并遵循证据独立性原则和排除应当有法律依据和程序的原则。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有关当事人就证据有异议的,由人民法院调查核实。对被认定为非法证据或者排除证据的,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律师、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有权对证据提出质证,并提出排除非法证据、排除错误认定的证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八条:举证方应当提供与其主张相符合的证据。对于难以提供的证据,经过合理证明其存在的,人民法院可以采信。 综上所述,判断证据排除是否受到法律支持,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综合考虑证据的性质、来源、制造过程、收集手段等因素,依据法定程序和法定标准进行审查,最终依据证据独立性原则进行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