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立案后多长时间会分配到法庭法官? |
释义 | 民事诉讼立案注意事项及要求。立案时需提交身份证明及相关材料,起诉状应包含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来源等。建议遵守法官要求,如有疑问可咨询律师。立案后需跟踪案件进程,了解案件进展。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七条的规定,立案机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审判庭。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立案须知 (一)立案的身份证件 1、原告为公民,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原告为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的,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代理人(公民)代为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授权委托书。 4、律师代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须提交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出示律师证,提交律师证复印件。 5、被告为单位的,应当提交该单位的注册号(北京市企业信息查询)、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等相关材料。 (二)起诉状的书写要求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注意事项 1、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可能会问一些问题,如实回答问题即可。 2、对立案的程序如果一点都不懂,还不看懂上面的意思,建议你最好咨询或委托律师办理。 3、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审查的条件有时会很严格,和你的看法难免发生冲突,但没必要和法官争吵,立案窗口有很多,可以换个窗口立案试试。 4、立上案,交完钱并不意味着就回家等开庭通知了。你还要跟踪案件进程,立案时,记下内勤电话,便于询问案件的承办法官,了解案件的进展。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七条的规定,立案机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审判庭。在民事诉讼中,起诉必须符合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的条件。在立案过程中,根据不同身份,需准备相应的身份证件和文件。起诉状应明确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人。在立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法官的询问,应如实回答,并注意法官审查的严格程度。如对立案程序不了解,建议咨询或委托律师办理。立案后,需跟踪案件进程,与内勤保持联系,了解案件进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