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诉前联调能出调解书吗 |
释义 | 诉前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主旨是通过调解员主持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如果调解成功,当事人可以选择不起诉或撤诉,法院不立案。如果调解不成功,案件将进入诉讼程序,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 法律分析 诉前调解流程:起诉-------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法院安排诉前调解------调解员主持调解(不超过20天)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当事人和解撤诉,不需要出具文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调解不成功------------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拓展延伸 法院诉前联调:调解书的适用与限制 法院诉前联调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书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员在诉前联调过程中,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对纠纷进行调解后形成的书面文件。调解书具有合同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调解书的适用与限制需遵循一定的规定,如在涉及刑事案件、涉及公共利益等特殊情况下,调解书的适用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法院诉前联调中,当事人应了解调解书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结语 法院诉前联调是一种高效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书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调解书是调解员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意愿,对纠纷进行调解后形成的书面文件。调解书具有合同效力,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调解书的适用与限制需遵循一定规定,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刑事案件或公共利益等,调解书的适用可能受限。因此,在法院诉前联调中,当事人应了解调解书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做出明智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