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拆迁后如何处理房屋纠纷? |
释义 | 一、被拆迁后如何处理房屋纠纷? 拆迁后处理房屋纠纷的方式一般为协商、起诉等。具体处理纠纷的方法结合以下情形确定: 1、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承租人达不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形成纠纷。这类纠纷的处理 (1)行政裁决 经当事人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的内容应当包括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2)依法起诉 若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3)强制拆迁 如果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拒绝执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的裁决,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内未搬迁的,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拆迁,由房屋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执行,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2、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承租人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内拒绝搬迁,形成纠纷。 依法成立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此类纠纷应当依据《民法典》、《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如果拆迁当事人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二、房屋被拆迁一定可以获得补偿吗? 1、房屋被拆迁不一定可以获得补偿。 进行拆迁补偿时,被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要给予补偿。并且,被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即违法建筑,将不予补偿。 2、没有房产证的房是否可以获得补偿,要先确定是否为违法建筑。具体而言,以下几种情形即属于违法建筑: (1)占用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 (2)不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的建筑; (3)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 (4)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业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以及违反城市规划或超过市政府规定标准的建筑; (5)擅自改变工业厂房、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建筑; (6)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其他建筑。 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能会作出房屋拆迁的决定。作出此类决定的时候,需要同时公布征收范围,在征收范围内的被征收方,若是对房屋的征收决定不服,此时会引发拆迁纠纷,纠纷发生后,被征收方可以选择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请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