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受害者如何获得赔偿? |
释义 | 交通事故中,第三方受害者有权要求责任方依法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受害者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受害者还应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100字)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第三方受害者可以要求责任方依法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受害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交通事故受害者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首先,受害者应该立即报警并寻求医疗救助,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其次,收集事故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并保留医疗记录和费用收据。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事故责任和损失情况。 接下来,受害者应该与保险公司联系,并及时申报索赔。在与保险公司沟通时,要保持准确、详细的记录,并注意保留与保险公司的通信记录。如果保险公司拒绝或拖延赔偿,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此外,受害者还可以寻求法院的救济。如果有必要,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在此过程中,律师将会起到重要的角色,帮助受害者制定合适的法律策略,并代表其利益进行辩护。 总之,交通事故受害者应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或寻求法律援助,争取应得的赔偿。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是受害者获得公正赔偿的关键。 结语 交通事故受害者应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法要求责任方赔偿合理费用和损失。及时报警、寻求医疗救助,收集证据并与保险公司联系是重要的步骤。如遇拒赔或拖延,可寻求法律援助,提起民事诉讼。律师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受害者制定策略并代表其利益。保护自身权益、争取公正赔偿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