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界定利益输送行为?
释义
    利益输送的认定及法律依据:国家工作人员将公共财产输送给自己或特定关系人,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利,为请托人谋利并接受其财物,以及互相为对方输送利益,均属于利益输送。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8条,被视为受贿行为。
    法律分析
    利益输送的认定有以下情形:
    1、国家工作人员将公共财产输送给本人、或特定关系人。
    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利。
    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请托人谋利,请托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输送利益,或向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
    5、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利用职权互相为对方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
    利益输送如何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拓展延伸
    利益输送行为的法律界定及防范措施
    利益输送行为是指在商业、政治或其他关系中,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或接受利益,以获得不正当的优势。在法律上,界定利益输送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确定违法行为和适用的法律责任。为了界定利益输送行为,法律通常考虑交易的性质、交易双方的关系、交易的价值以及是否存在不当影响等因素。为了防范利益输送行为,法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反腐败机构、加强监管和审计、实施透明度和问责制度等。这些措施旨在揭示和惩治利益输送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正。
    结语
    利益输送行为是商业、政治或其他关系中非法或不道德的行为,旨在获取不正当的优势。法律界定利益输送行为时考虑了交易性质、双方关系、交易价值和不当影响等因素。为防范此类行为,法律设立了反腐败机构、加强监管和审计,实施透明度和问责制度等措施,以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应受贿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七条规定贿赂他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六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7: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