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对残疾人的保障范围有哪些? |
释义 | 离婚残疾人的保障主旨是:离婚时对残疾人的保护体现在财产性质界定和共同财产分割上的保障与补助,包括对残疾补助金的认定和另一方的补偿;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费用,超过协议或判决数额的合理要求也可提出;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或由法院判决。 法律分析 关于离婚残疾人的保障问题,关于离婚残疾人的保障问题,首先是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性质界定方面的保障;首先残疾一方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用,属于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无需进行分割。其次,是关于离婚时在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上的保障与补助,依照我国相关规定,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当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予以适当帮助。所以,离婚时对于残疾人的保护体现在,对其残疾补助金的性质认定、另一方的补偿两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第一千零九十条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拓展延伸 离婚后残疾人的财产分割与赡养问题 离婚后,对于残疾人来说,财产分割与赡养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财产分割方面,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应进行公平合理的财产分割,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对于残疾人来说,可能存在特殊情况,如残疾人需要额外的经济支持或特殊的生活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合理地分配财产,以确保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至于赡养问题,法律对于离婚后的赡养义务有明确规定。如果残疾人无法独立生活或工作,需要家庭成员提供赡养,那么离婚后,赡养义务仍然存在。离婚时,法院会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经济能力,确定赡养费用的数额和支付方式。赡养费用应该足够覆盖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费用。 总而言之,离婚后残疾人的财产分割与赡养问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处理。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求。 结语 离婚后,残疾人的财产分割与赡养问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和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处理。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需求。在财产分割方面,可能会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合理地分配财产,以确保其生活质量不受影响。至于赡养问题,法律明确规定离婚后的赡养义务,赡养费用应足够覆盖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费用。综上所述,法律将继续保护离婚残疾人的权益,确保其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高度危险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条 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行为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