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签订合同自离是否可以劳动仲裁? |
释义 | 劳动合同未签订自动离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且产生劳动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可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随时终止,无需提前30天。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的,只要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并且产生劳动争议的,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开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工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未签订合同自离引发的法律纠纷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是在劳动关系中产生的法律纠纷,而未签订合同自离引发的劳动争议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劳动者在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离职时,可能会引发纠纷。解决这类劳动争议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法律程序,通过独立的仲裁员对争议进行公正、公平的裁决。当然,劳动者也可以选择与雇主进行协商解决,或者寻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取决于具体情况,但劳动仲裁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自离引发的纠纷。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获得双倍工资补偿,最长可达11个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此外,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协商解决或寻求法律援助提起诉讼。然而,劳动仲裁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解决方式,常被选为首选。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