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交警做笔录不等于立案,只是调查事故责任的依据。立案需要立案通知书,现场图和勘查笔录需有相关人员签名。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经批准可立案;认为无犯罪事实或轻微可不追究刑事责任,经批准可不立案。不予立案时应制作通知书并送达控告人。 法律分析 不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警做笔录并不是等于立案了,交警做笔录只是对现场进行调查,作为认定事故责任的依据,涉及犯罪立案的,是有立案通知书的。现场图、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参加勘查的交通警察、当事人和见证人签名。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拓展延伸 立案前是否需要进行笔录记录? 在许多法律程序中,立案前进行笔录记录是一项重要的步骤。通过进行笔录记录,可以详细记录涉及的事实、证据和相关人员的陈述。这有助于确保案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为后续的调查和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笔录记录可以包括当事人的陈述、目击者证词、物证描述等内容。在立案前进行笔录记录可以帮助法律机构更好地了解案件的情况,并做出适当的决策。因此,立案前进行笔录记录是确保公正和合法程序的重要环节。 结语 立案前进行笔录记录是确保公正和合法程序的重要环节。通过详细记录事实、证据和相关人员的陈述,可以确保案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笔录记录包括当事人陈述、目击者证词、物证描述等内容,为后续的调查和审理提供有力依据。交警做笔录并不等于立案,而是对现场进行调查,作为认定事故责任的依据。立案涉及犯罪时,需要立案通知书。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经批准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经批准不立案。立案前进行笔录记录有助于法律机构了解案件情况并做出适当决策。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