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再审期间原判决,裁定执行吗 |
释义 | 刑事案件再审期间,原判决、裁定一般不会停止执行,但如果再审改判无罪或减轻刑罚导致刑期届满,则可以中止执行。刑事判决的执行程序包括将已生效的判决交付执行机关,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执行要求合法、及时,只能执行已生效的判决。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件再审期间原判决,裁定执行吗 1、刑事案件再审期间,原判决、裁定按以下方式处理: (1)、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但被告人可能经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可能经再审减轻原判刑罚而致刑期届满的,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四条 二、刑事判决的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一)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将其所确定的内容依法对诸实施,以及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但并非判决,裁定的整个执行过程和一切活动都属于刑事诉讼的范围属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又包括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 2、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如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而执行机关对罪犯的监管,教育,组织劳动等则不具有诉讼活动的性质,而属于司法行政活动执行要求合法、及时。 (二)合法体现在,作为执行对象的只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和裁定,因此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及时是及时执行生效的判决。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四条,刑事案件再审期间,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有一定规定。一般情况下,再审期间不会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如果被告人可能经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可能经再审减轻原判刑罚而导致刑期届满,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刑事判决的执行程序包括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依法对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问题。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执行要求合法、及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及时执行生效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三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