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取保候审期间,如果职业培训的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会有什么风险? |
释义 | 法律分析:被取保候审期间进行职业培训,若其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在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前,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其实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人可参加职业培训,但其培训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取保候审的人员,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或者住处,可以参加教育、工作和培训等法定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监禁期间,参加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劳动、学习和其他法定活动的,应当保证其合法权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职业培训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提供没有资质或者证书的培训服务,或者变相提供从业资格认定服务,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