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同履行抗辩权包括先履行、同时履行、不安履行。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同时履行,但一方可拒绝对方履行请求。若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方未履行时,后履行方可拒绝履行请求。如果先履行方不符合约定,后履行方有权拒绝其相应履行请求。 法律分析 合同履行抗辩权内容包括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履行抗辩权。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履行其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的一方有拒绝其相应履行请求。 拓展延伸 合同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 合同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遇到无法预料或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可以以合法的理由对合同的履行提出抗辩。其适用条件包括:1.存在无法预料的外部事件;2.事件对合同履行造成实质性影响;3.履行困难不是当事人的过错。若符合上述条件,抗辩权可以产生法律效果,如暂缓履行、减少履行义务、免除违约责任等。然而,抗辩权的行使应符合诚实信用原则,不能滥用或恶意推诿。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双方权益,判断是否支持抗辩权的主张。因此,当事人在行使抗辩权时应充分了解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以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合同履行抗辩权是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合法选择。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可以选择先履行、同时履行或不安履行。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时,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请求。然而,抗辩权的行使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能滥用或恶意推诿。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权益,判断是否支持抗辩权的主张。当事人应了解条件和法律效果,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