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患者盗窃罪立案标准 |
释义 | 虽然我国有盗窃罪,但并没有专门的偷盗罪。对于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其立案标准包括在精神正常状态下实施盗窃行为,或者在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盗窃行为,且盗窃数额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或扒窃。 法律分析 在我国,虽然有盗窃罪,但并没有专门的偷盗罪。然而,我们仍然有盗窃罪。对于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其立案标准如下: 1.在精神正常状态下,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盗窃行为,或者在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盗窃行为。 2.盗窃数额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 3.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或扒窃。 拓展延伸 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精神病患者在犯盗窃罪时,需要根据其精神状况来判断其刑事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然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精神病人具有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即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另外,《刑法》还规定了精神病人在不能完全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精神病患者盗窃罪定罪标准需要考虑其精神状况,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精神病人具有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时,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司法审判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结语 虽然我国没有专门的偷盗罪,但对于精神病患者盗窃罪有明确的立案标准。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