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释义
    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损害劳动关系,还影响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应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法律分析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而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及申请程序解析
    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及申请程序解析是指在工伤赔偿纠纷发生时,受害者或其代表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相关信息。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劳动仲裁、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其中劳动仲裁是最常用的解决途径。申请程序解析主要涉及工伤赔偿申请书的撰写要点、申请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流程等。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递交申请的时间限制和证据的充分性。通过了解和掌握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及申请程序,受害者或其代表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争取合理的赔偿。
    结语
    劳动纠纷是常见纠纷,损害劳动关系与劳动者利益,不利于社会稳定。预防劳动纠纷很重要。中国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劳动仲裁、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申请程序需注意时间限制和证据充分性。了解工伤赔偿纠纷解决途径及申请程序,能更好维护权益,争取合理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九章 体育仲裁 第九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体育组织章程、体育赛事规则等,对下列纠纷申请体育仲裁:
    (一)对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按照兴奋剂管理或者其他管理规定作出的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禁赛等处理决定不服发生的纠纷;
    (二)因运动员注册、交流发生的纠纷;
    (三)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其他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的可仲裁纠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不属于体育仲裁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