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一定要提供被告身份证号码的吗 |
释义 | 起诉状中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并非必需,但需准确写明被告的住址或工作单位,以便法院联系通知参加诉讼。起诉状应明确原告及法人/组织的基本信息,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址等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 法律分析 1、被告的身份证号码不是在起诉状中必须写的,所以写起诉状不知道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是不要紧的,但必须将被告的住址或者工作单位写清楚,以便法院联系被告,通知被告参加诉讼。 2、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中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对诉讼结果有何影响? 在民事诉讼中,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对诉讼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被告的身份证号码是确认被告身份的重要依据,能够确保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其次,身份证号码可以用于查询被告的个人信息,包括财产状况、婚姻状况等,这些信息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此外,身份证号码还可以用于执行判决结果,例如查封、冻结被告的财产等。因此,提供被告身份证号码是民事诉讼中的必要要求,对案件的审理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结语 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在起诉状中不是必须写明的,但被告的住址或工作单位必须清楚写明,以便法院联系被告参加诉讼。起诉状应明确原告和被告的个人或组织信息、诉讼请求及其事实与理由,以及相关证据和证人信息。在民事诉讼中,被告的身份证号码对确认被告身份、审理案件和执行判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供被告身份证号码是必要的,直接影响案件审理和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二章 申领和发放 第十一条 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 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