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要怎么办理 |
释义 |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登记抵押物需通知抵押权人和受让人,未通知则转让无效;转让价款低于价值时,抵押权人可要求抵押人提供担保,否则不得转让;抵押关系设定后转让需通知抵押权人,如实告知受让人抵押情况,受让人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受让。 法律分析 1、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 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2、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的,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抵押人不提供的,不得转让抵押物。 3、抵押关系设定之后,抵押人要转让已经办理登记的抵押物时,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因为这种转让可能与抵押权人未来的利益有关。 再者,也应当如实告知受让人该转让物已经抵押他人的情况,以使受让人据此决定自己是否还受让该物。 拓展延伸 抵押物转让后的登记手续及程序 抵押物转让后的登记手续及程序通常需要以下步骤:首先,抵押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协议,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接下来,抵押人应当将该协议提交给抵押物登记机构,申请进行抵押物转让的登记手续。登记机构将核实协议的合法性,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包括注销原抵押登记和登记新的抵押权人信息。抵押人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如解除原债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抵押物的合法转移。最后,登记机构将颁发新的抵押登记证明,确认抵押物转让的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抵押人和受让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抵押物转让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责任,双方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转让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抵押人在转让已登记抵押物前,应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抵押情况,否则转让行为无效。若转让价款明显低于抵押物价值,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担保。抵押人在转让抵押物时,也应通知抵押权人并如实告知受让人抵押情况,以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抵押物转让的登记手续通常包括签订转让协议、提交登记机构办理手续等。在整个过程中,双方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转让的合法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八条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