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婚假法定多少天 |
释义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婚假通常为3天。然而,2016年6月,29个省份取消了晚婚假,仅保留了3天的法定婚假。在婚假期间,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单位不给予婚假,这是违法的,单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如果职工在先前的单位已经登记结婚,到了新单位再请婚假将不会被批准,此时单位不批准婚假并不违法。 法律分析 一、法定婚假多少天 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19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 二、休婚假是否扣工资和奖金 婚假期间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正常劳动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 三、结婚时单位不给婚假合理吗 结婚时不给婚假违法。 职工结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法规和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给予婚假,婚假期间,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 但职工结婚,从法律上讲是以结婚证为准,如果职工在先前用人单位进行的结婚登记,现在单位不准婚假并不违法。 如今大部分人结婚的年龄,其实都已经在上班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要登记结婚其实可以向单位请婚假,这是国家规定的,用人单位若不给予员工婚假的话,那单位就是违法的,需要承担因此带来的法律责任。不过,要是职工是在上一家用人单位就已经登记结婚了,到了下一家用人单位再向单位请婚假的话,这是不会得到批准,并且此时单位不批准婚假也不会违法。 结语 结婚时单位不给婚假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规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职工婚假,并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如果单位不给予婚假,单位将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如果职工已经在先前的单位登记结婚,到了新单位再请婚假可能不会被批准,这并不违法。请知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七条 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试用期限。对试用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