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普宁英歌深陷商标争夺战,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空白如何填补?
释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公共资源,目前知识产权在非遗保护方面仍存不少空白,层出不穷的商标抢注行为影响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相关立法修法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随着时代变化,潮汕英歌舞从广场走上舞台。受访者供图
    新春将至,踏着承载古老文化记忆的锣鼓声,寓意辞旧迎新的英歌舞表演在潮汕大地拉开帷幕。矫健的英姿、豪迈的步伐,英歌表演阵列的豪壮气势震撼人心。挥舞在潮汕青年手中的英歌锤不断敲击市民游客的心灵,传递着当地民众千百年来平安吉祥的美好祈愿。
    就在不久前,一场关于英歌的“商标保卫战”悄然落下帷幕: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日前披露,经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俊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就第16999507号“英歌YingGe”商标无效宣告申请案正式作出裁决,宣告由广东省汕头市郑某某注册的“英歌YingGe”商标无效。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非遗资源得到开发、走向市场,围绕非遗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愈发凸显。
    2021年底,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年度推进计划》将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双创’热潮的不断升温,与非遗知识产权有关的争议将会愈演愈烈。”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非遗保护专家邓尧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公共资源,目前知识产权在非遗保护方面仍存不少空白,层出不穷的商标抢注行为影响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相关立法修法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蹭非遗热超250个商标疯抢“英歌”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在揭阳普宁民间,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英歌,一直被视为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而备受推崇,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英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推广,气势雄壮的普宁英歌频频登上热搜。成为“新晋网红”后,英歌文化的潜在商机被激发。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调查发现,“英歌”被个人或单位注册为商标的情况屡见不鲜。
    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截至发稿日,商标名称包含“英歌”二字的超250条,其中与“英歌”名称完全相同的商标注册申请有34条,以“英歌舞”为名的注册申请也有不少。
    这些“英歌”商标的注册与非遗传播热度的提升不无相关。乘着两届“普宁英歌文化节”、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东风,“英歌”商标注册申请也分别在2013年、2019年掀起两波小高潮。
    邓尧介绍,上述商标申请覆盖商品到服务多个类别,包括餐饮、服饰、科技、贸易表演、教育等。其中,2016年7月21日获准注册的第16999507号商标“英歌YingGe”引起了非遗法援律师团的注意。
    该商标分类为第41类,可以使用在文字出版、组织表演、体操训练等服务上。“争议商标名字与国家级非遗名录完全相同,意味着如果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其他任何人和单位使用‘英歌’二字从事相关服务,都可能涉嫌侵犯其商标专用权。”他说。
    去年2月,李俊浩正式对争议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也对其施以援手。经过7个月细致的证据收集和法律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对争议商标作出“无效宣告”的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裁定书显示,商标“英歌YingGe”已构成上述情形。值得关注的是,裁定还认定“英歌”作为商标由被申请人独占注册及使用,不利于英歌的保护传承,容易对我国文化等社会公共利益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截至目前,本案尚未收到被申请人不服裁定提起诉讼的通知和材料。
    如今,中国商标网尚显示有20多件注册成功的“英歌”同名商标。“我们暂不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