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起诉公安局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释义
    公安局为政府机构,公民或法人起诉公安局属于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为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不作为是否可以起诉
    行政不作为可以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但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或者根本拒绝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是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其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不履行的,则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不受该规定期限的限制。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什么是起诉?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原告请求法院启动审判程序,对自己提交的民事争议案件进行审判并作出利己判决的诉讼行为。在民事诉讼中,起诉的条件有: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和属于受诉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中的起诉,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种案件,是以公诉机关或者当事人的起诉为前提,如果没有人起诉,法院对任何案件都不主动审理。
    三、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原告的要求是适格,即构成原告资格的条件是:第一,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第二,起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已经或将会产生实际影响。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只要具备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便可认定其符合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即上述两条件为选择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