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审查内容有哪些? |
释义 | 合同审查的内容有:审查合同双方的主体身份和意思表示;审查合同的审批制度和审查制度;审查合同的履行方式、履行时间等;审查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中是否有违约行为或违法违规行为;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一、签合同应该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签合同时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1、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问题; 2、合同标的物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及价款等条款规定问题; 3、合同标的物质量要求方面问题; 4、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约定问题; 5、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的法律问题等。 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可以冻结房产吗 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查封财产。在审查合同主体时,应当审查合同当事人是否是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然人;审查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资格证书;委托人代签合同的,应当审查委托人是否有授权证书,合同是否在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内签订;有担保人的,应当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担保能力和资格。在审查合同内容时,应重点考察合同内容是否导致合同无效,如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合法形式掩盖违法目的;是否损害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另外,要特别注意违约条款的内容和合同纠纷的解决。 三、债权人应注意哪些方面来预防债务风险 债权人应注意以下方面来预防债务风险: 1、重视对债务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2、审查债务人的经营范围; 3、审查双方经营内容是否合法; 4、审查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5、审查债务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6、审查是否有必要签订合同或协议,准备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条款是否齐全,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7、如果能够采取担保措施,债务人应尽可能提供担保,因为担保后的债权优于其他债权,这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在设立担保时,要注意担保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