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网络上公开刑事判决书属于网络犯罪吗? |
释义 | 可以在网络平台公开刑事判决书。如果是对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的,网络平台是可以公开刑事判决书的。如果是不予公开的,则不能公开。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判刑事案件的原则有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判刑事案件的原则有:1、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的审理原则,只有下列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2、公开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采取适当方式、方法向社会公布将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 二、任何案件判决一律公开宣判吗 法院审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公开判决。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没有任何规定可以不公开宣判。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1、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2、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对于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应当决定不公开审理。 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1、在刑事诉讼中,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利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在刑事诉讼中,审判权依法只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审判权包括定罪权与量刑权。人民法院是惟一有权确定某人有罪和判处刑罚的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查起诉程序中,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和提起公诉,但它们对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认定,只会带来诉讼程序意义上的效果,而不是终局的有罪判定。只有人民法院依法所作的定罪判决,才是国家对被告人有罪结论的权威宣告。 2、人民法院的判决必须依法作出。在刑事诉讼中要确定被告人有罪,人民法院必须按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开庭审理查明事实,以法律为依据作出有罪的判决,并且将其公开宣告。未经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一原则的精神:废除了人民检察院原来曾长期拥有的以免予起诉为名义的定罪权,使定罪权由法院专门行使;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一律称为“犯罪嫌疑人”,而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则改称为“被告人”;检察机关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有权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合议庭经过开庭审理,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