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聚众持械劫狱罪的刑法定罪标准 |
释义 | 聚众持械劫狱罪的定罪标准和认定要点:一般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则判处死刑;其他参加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要求划清聚众持械劫狱罪与组织越狱罪的界限,二者侵害客体、主观故意、犯罪形式相似,但主体要件不同:前者由狱外人员实施,后者为狱内罪犯逃离。 法律分析 一、刑法对聚众持械劫狱罪的定罪标准有哪些 1、触犯本罪的,一般对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的,应判处死刑;其他参加聚众持械劫狱犯罪的,则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七条 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刑法对聚众持械劫狱罪认定有哪些 1、在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本罪与组织越狱罪的界限。组织越狱罪,是指狱中的罪犯纠集在一起,在首要分子的组织、指挥、策划下,有组织地逃往狱外的行为。 2、本罪与组织越狱罪的相同之处:侵害的客体相同;主观故意相同;犯罪表现形式相同,都是以共同犯罪形式出现,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集体实施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主体要件不同,聚众劫狱罪是由狱外人员实施的行为;而组织越狱罪是狱内的罪犯,在首要分子的指挥、策划下,集体逃往狱外的行为。 拓展延伸 聚众持械劫狱罪的量刑准则与司法解释 聚众持械劫狱罪的量刑准则与司法解释是指在刑法中对于聚众持械劫狱罪的犯罪行为所规定的刑罚幅度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聚众持械劫狱罪是指以暴力、胁迫等手段,组织多人持械劫持、挟持、控制监狱、看守所等场所,迫使当事人采取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犯罪行为。对于这一罪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量刑准则,如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和后果,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可处罚金。同时,司法解释对具体情节、犯罪手段等方面也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和规定,以便司法实践中的判决和量刑能更加准确和公正。这些准则和解释的制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语 聚众持械劫狱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对于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一般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死刑。其他参与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在认定该罪行时,需要与组织越狱罪进行区分,尽管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主体要件存在差别。量刑准则和司法解释对于该罪行的刑罚幅度和具体情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维护。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七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在有效期限内,需要变更技术侦查措施种类或者适用对象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重新办理批准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