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商标侵权按实际损失赔偿 |
释义 | 商标侵权按实际损失赔偿,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按侵权人利益确定。依据《商标法》第63条,赔偿数额应包括权利人开支,情节严重可高达5倍赔偿。如侵权人拒绝提供账簿或提供虚假信息,法院可参考权利人证据判定赔偿数额。权利人、侵权人实际损失、利益、注册商标许可费难以确定时,赔偿不超过500万元。法院可责令销毁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销毁相关材料工具并不予补偿,或禁止进入商业渠道。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不得去标后进入市场。 法律分析 一、商标侵权按实际损失赔偿 商标侵权行为造成了实际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赔偿,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二、相关法律规定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案件中的损失赔偿:2023年起实行新规定 2023年起,针对商标侵权案件中的损失赔偿,实行了全新的规定。根据新规定,当商标被侵权时,赔偿金额将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计算,以确保被侵权方能够获得公正和合理的补偿。这一变化旨在加强对商标权益的保护,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此举也将对商标侵权者起到警示作用,迫使其意识到侵权行为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新规定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商标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商标持有人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结语 新规定的实施为商标侵权案件中的损失赔偿带来了全新的规范。根据该规定,商标侵权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将成为赔偿金额的依据,以确保被侵权方能够获得公正和合理的补偿。这一变化旨在加强对商标权益的保护,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新规定也对商标侵权者起到了警示作用,迫使其意识到侵权行为将带来的严重后果。新规定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商标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商标持有人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九条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三维标志注册商标中含有的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九条 商标代理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或者其他商标事宜;对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存在本法规定不得注册情形的,商标代理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委托人。 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四条、第十五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 商标代理机构除对其代理服务申请商标注册外,不得申请注册其他商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