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必要共同诉讼法条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必要共同诉讼的情形,包括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个体工商户与挂靠企业、个人合伙、企业法人分立等。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合并审理共同诉讼,并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诉讼行为产生效力。必要共同诉讼是在处理涉及两人以上共同争议的案件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作处理的一种方式。 法律分析 一、必要共同诉讼法条规定是什么? 必要共同诉讼法条规定是《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二、必要共同诉讼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1、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2、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 3、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4、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法人为共同诉讼人。 5、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 6、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把其列为共同原告。 7、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为共同诉讼人。 8、在因连带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中,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 9、共有财产权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应当列为共同诉讼人。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处理诉讼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来完成,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涉及到两人以上,而且所争议的标的和是共同的或者是同种类的话,就可以按照共同合作来进行一定的处理。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必要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的具体情形包括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企业法人分立等。在处理诉讼问题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特别是涉及到多方共同诉讼的情况,需要共同合作来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