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中国刑法属地原则
释义
    刑法属地原则亦称犯罪地主义,是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之一。依此原则,不论犯罪人或被害人的国籍和犯罪性质如何,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本国刑法,即所谓刑法效力及于本国全部领域。
    一、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根据我国法律,法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属人主义。即法对自然人的效力以国籍为准,法适用于本国人不适用于外国人。本国自然人无论在国内外,都受本国法律制约。属地主义。即法对自然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凡居住在本国领域内的本国人和外国人,一律受本国法律制约。而本国人在国家领域外,则不适用本国法律。
    二、法院刑事诉讼管辖原则是什么
    法院刑事诉讼法管辖原则:
    1、属地原则。
    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2、属人原则。
    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3、保护原则。
    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4、普遍原则。
    普遍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三、属人管辖权对象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一)国籍标准
    传统观点认为,属人原则是针对本国人的国外犯的,因此国籍是属人原则的唯一连接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关于国籍的意义,就自然人而言,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从个人的法律地位来看,国籍是指公民隶属于某一个特定国家的地位与资格;从国家与个人间的法律关系来看,国籍是一种主权国家与其国民间法律上的联系,基于由国籍而来的属人原则,国家可对拥有其国籍的人实施管辖和保护。
    (二)居住国标准
    有部分学者主张,对于本国人的认定,不宜采取单一的国籍标准,还应采用增设居所、住所和营业地行使管辖权原则。
    近来则有丹麦、挪威等国将在本国居住的外国人包括在本国公民中的立法。一些国际公约中也将营业地作为属人管辖的连接点。如《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即《蒙特利尔公约》)就确认了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货永久居所所在国得主张管辖。
    但也有学者认为,居住国标准并非必要。理由如下,居住地国不一定与行为人有紧密联系;各国对居所、住所、惯常居所等概念的规定也不完全一致;如果行为人的居所经常变动,承认这些国家的属人管辖将会加剧刑法空间效力的冲突。
    (三)其他身份标准
    有学者认为,属人原则有意义的连接点未必仅限于本国公民。因为属人原则可以适用对象的范围,可扩大到依据某种方法确定于本国具有某种关系的人员。据此,德国刑法,日本刑法等适用于在国外犯罪的本国公务员的情况,即使该公务员属于外国人,也是属人原则适用的范畴。因此,属人原则突破了国籍标准,扩大到了为本国公务员的外国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5: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