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书不签收有什么后果? |
释义 | 拒收判决书不影响生效。法院可邀请代表在送达时见证,记录送达过程,将文书留在住所,即视为送达。判决书是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判决书。除涉及特定情况外,公众可在互联网查阅法院生效的判决书。 法律分析 拒收判决书的,判决一样可以生效。 一、法院判决书当事人不签收,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二、判决书,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法院生效的判决书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公开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在互联网随时查阅。 拓展延伸 法院判决书未被送达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当法院判决书未被送达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未送达的判决书可能无法生效,导致无法执行法院的裁决。其次,未送达的判决书可能会导致相关当事人对判决内容不知情,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或履行义务。此外,未送达的判决书可能会延误案件的进展,导致诉讼程序的滞后。在某些情况下,未送达的判决书可能会被视为违反法庭程序,从而引发程序性的问题。因此,确保法院判决书的送达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的权益至关重要。 结语 判决书拒收不影响生效,法院判决书未被送达可能带来法律后果。未签收的判决书可由代表在住所留存并记录送达过程,也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视为送达。判决书是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公众可在互联网查阅。确保判决书的送达对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