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与个人签合同必须写身份证么 |
释义 | 有些合同的签订需要身份证,有些则不需要。如民法上的民事合同、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国际法上的国际合同等需要身份证。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 1、严格审查主合同效力。 2、签订书面定金合同。 3、在合同标的额的20%以内约定定金数额。 4、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时间、期限。 5、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 一、草签合同后不想正签该怎么处理 草签合同后不想正签的处理办法: 1、严格审查主合同的有效性。在签订定金合同时,应注意检查主合同是否有效,以确保签订的定金合同有效; 2、签订书面定金合同有利于为纠纷发生后的责任划分提供依据; 3、合法草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后期不愿意签订正式合同的,只能互相协商。 二、没收定金的合同是否有效? 没收定金的合同暂时还未生效。由于定金合同是自当事人实际交付定金时合同才成立的,所以在收取定金后,合同的内容是真实合法的,并且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才有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